9月20-21日,第二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及《数字生态指数2024》发布会在武汉成功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平文等专家强调了数据价值释放和数字生态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指出当前数据流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健全数据资产化机制的建议。报告揭示了中美在数字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及数字规制的影响。会上还揭牌了湖北省数据局与武汉大学联合创新中心,旨在促进中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
9月20日至21日,“第二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暨数字生态指数2024发布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和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主办,武汉大学武汉数字与智能研究院、湖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承办。
湖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蔚盛斌,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张平文,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副校长朴世龙,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立新,共同启动《数字生态指数2024》发布仪式。
发布会合影
张平文院士发布《数字生态指数2024》报告。数字生态指数旨在评估全球各国家和国内各地的数字化发展水平,并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深度研判,为国家政策、地方政府以及企业管理者等提供决策依据。
《数字生态指数2024》报告
张平文院士提出,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创新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数字生态与新质生产力高度相关,关键在于释放数据价值。数字生态的本质是连通,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广泛连接和赋能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提升所有生产要素间的耦合程度,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当前,数字生态发展迎来新挑战,数据规模化流通交易遇瓶颈,数据产品开发利用任重道远。国家需健全数据价值释放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加快数据资产化,以强化企业数据治理管理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平文院士发布《数字生态指数2024》报告
国际数字生态格局还在演化之中,博弈的关键在于数字规制。从2024年数据来看,张平文院士指出,中美在数字化领域的“两极”格局继续延续,头部国家排名变化大。数字规制是影响各国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的重要因素,以个人信息保护为出发点的规制会抑制国家的数字能力和数字应用水平,以安全能力提升和促进数据开放为出发点的规制对数字生态发展有正向作用。近两年内,数字规制整体呈现出向更封闭演化的趋势。
本次报告中,张平文院士同时对武汉寄予厚望,“武汉有望成为数字生态头部城市。”2023年武汉战略地位加速提升,一度跃升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有望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贯通全域等方面发挥价值新高地作用。张平文院士希望武汉能够充分实现“融”字贯穿、“数”字连通,实现数字领域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真正发挥在区域数字生态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发布会上,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黄卓教授发布了《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4)》。
湖北省数据局-武汉大学数字生态与治理联合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发布会上举行。该中心是双方积极响应数字中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推动数字生态与数据治理发展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旨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推动数据资源的整合与高效利用,致力于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华中,赋能全国的数字经济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在圆桌论坛环节,中国石化集团信息和数字化管理部副总经理蒋楠等专家围绕“数据标注与行业数智化转型”中学术、产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进行主题探讨。
第二届数字生态与治理论坛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寅,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蔡恒进,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研究员赵东岩,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胡翔云分别作主题报告。会议举行人工智能治理分论坛、高质量数据分论坛、大语言模型分论坛、数据要素流通基础设施四场平行分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作报告分享。
与会者认为,论坛的召开为数字生态与治理领域的理论、实践及政策制定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为国家对外积极调整全球数字治理战略定位,地方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等提供了决策依据,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锐 通讯员黎娜)
邮箱: gdsjsys@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