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生态指数2022》发布,长沙排名全国第12位
2022-11-28 16:00:0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26日,数字生态指数2022发布会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20多家平台同步直播。会上,《数字生态指数2022》《长沙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长沙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重磅报告陆续发布,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指数显示,在城市排名中,长沙的数字生态居全国第12位。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26日,数字生态指数2022发布会暨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20多家平台同步直播。会上,《数字生态指数2022》《长沙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长沙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等多项重磅报告陆续发布,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正式成立。指数显示,在城市排名中,长沙的数字生态居全国第12位。

  排名:长沙数字能力稳居前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作为研究数字经济的重要视角,数字生态指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张平文教授的带领下,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14家单位于2020年首次发布,现已连续发布3年。

  《数字生态指数2022》由27个合作单位/研究团队参与研制和发布,今年首次发布国际数字生态指数。“在当前国际数字生态格局中,中国居第一梯队。”张平文院士指出,中国数字生态属于应用引领型,美国属于全面发展型,欧洲国家驱动模式则较为多元。

  张平文院士还提到,中国省级四型联动的数字生态发展格局总体保持稳定,但地方数字生态发展的东西差距依然存在。数字经济表现出较强的集聚性,夯实数字基础建设能有效推动数字社会普惠的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字生态城市排名中,长沙居全国第12位,较2021年提升4位。在中国城市数字生态指数中,长沙被列入“数字生态高原城市”。指数认为,长沙数字基础设施率先突破;数字能力稳居前列;数字应用潜力很大。未来发展关键在于搭建高端平台,营造科创氛围,吸引顶尖人才,集聚要素资源,打造数字能力高地。

  优势:技术创新若干领域国内先进

  数字经济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动力。未来,长沙面临哪些战略发展机遇,竞争力如何?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院长黄卓发布《长沙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长沙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这是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落户长沙以来形成的两份重要成果。

  报告认为,长沙数字化新基建加速推进、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区域数字经济全面推进、生态开放环境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400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10%,占GDP的比重约为30%,预计在未来五年将超过45%。长沙成为中部数字经济崛起的重要一极,跻身数字经济新一线城市。

  先进计算是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的最前沿领域,发展先进计算是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的迫切需要。报告认为,长沙具备打造先进计算产业高地的基础和潜力,在芯片等若干技术创新领域国内领先,尤其PK体系、超算等位居世界前列;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文创等支柱产业优势突出;政策红利正持续释放。

  面向未来,长沙发展先进计算和数字经济还有不少短板需要补齐,报告从人才吸引、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等多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赋能:联合成立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是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锻长板补短板,为推动湖南算力、算法、算据、算网融合发展,会上,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联合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马栏山视频超算中心等省内产、学、研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算力网络融合协同创新平台。

  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创新平台将通过建设一体化算力网络体系,提升算力资源使用效能、打造算力网络产业生态,推动湖南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由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长沙市科技局、湖南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主办,北京大学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承办。会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还发布了《数据要素五论:信息、权属、价值、安全、交易》,提出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思考和路径。主题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唐立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谭跃进,湖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肯立教授等专家学者、企业精英,围绕数字经济相关主题作分享,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经验和参考。

北京大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1010332号-1